临沂天马岛景区转型升级思路 一、总体判断 1、景区处于衰落期 天马岛景区生命周期已处于衰落期,这一时期的旅游者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。不同景区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,这与整体市场发展状况、景区可提供的产品结构、竞品景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。景区延长生命周期可以通过调整景区产品结构、空间形式、核心定位等来实现。对于景区处在不同生命周期时,有针对性的采取具体措施规避弱势,才能保证景区的新一轮复苏。 图1 2、景区文化特色弱 天马岛景区除了天马忠魂表演,已经找不到其他的根本性文化内涵。景区里的甘露寺,其寺庙人工痕迹太浓,并且其他文化的主脉络也很不清晰,更不能产生价值效应。 3、市场定位不准确 天马岛依托集团强大的旅行社资源已经形成了团队游客定势思维,但是未来景区要做的必须是散客营销。那么,这一时期景区的市场定位应处在团队定位到散客定位的过渡时期,需要做好的是景区的散客传播体系培育,前期散客培育到后期散客市场的形成,不能依靠散弹式的团队市场定位来定位散客客群。 4、产品形式较单一 观光性景区,以观光产品为主,但其实已经具备了较小部分的体验产品、旅游演艺产品的融入,如草鞋过河、天马忠魂演艺,较主要的是缺少游客与景区的互动性产品,尤其围绕景区核心主题的互动性、体验性产品,体验经济更是缺失。必须依靠产品形式的转换将观光经济转化成为体验经济和度假经济。 二、研究三个天马岛 **个天马岛是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天马岛和作为4A景区的天马岛,保持好基础,但这个基础就永远这样下去吗? *二个天马岛,作为休闲度假区的天马岛,开拓创新。这是下一步的追求,全面转型。 *三个天马岛,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天马岛,这是一个永恒的目标。实际上看现在天马岛,我们看重的是什么?石头好、空气好、景观好,除此之外,我们还要研究在天码岛如何获得更多的新型时尚体验,例如:体验运动、探险、民俗、文化等等。 天马岛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,作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休闲度假场所,吸引力突显,这是一个永恒的目标。 所以我们要从天马岛的三个角度来研究天马岛的发展,就必须要跳出来。 三、天马岛转型升级 1、转型升级,首先是从问题出发 天马岛游客量逐年下降,下降的原因有多种。从客观上讲与水库水面下降有一定关系,但是其核心根本原因是由于其产品形式的单一。其次,周边县市景区对自身的遮蔽作用,周边景区产生的作用远远**出了天马岛可以提供的旅游功能,并且不在主要的旅游交通区位上。 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挖掘天马岛的自身特色,开发天马岛景区综合生态环境,形成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周期。 传统路径依赖,如何转型? 天马岛有好的基础,应也有相应的规划思路,但是这个规划思路基本上还是从景区本身出发。比如说如何使这个景观美观些,如何使那个景观利落些。比如说计划投资1个亿,这1个亿投进去看不到挣钱的项目,可是钱投进去总得还。而且这些为了美观而做的项目,是锦上添花的事,现在需要研究的是雪中送炭的事,这就意味着有一个传统路径的依赖。 存量与增量,如何把握? 目前的存量基本上都是为观光服务的。增量一定要为新的产业形态服务,用增量来拉动存量,具体怎么落实?实际上就处在一个较关键的节点上,可是如果在这个节点上还只是强化观光,而不是研究转型,这恐怕就是一个战略问题。 天马岛是2008年开始正式营业,国家4A景区,还是初级的。这是根本问题,所以不在于说10**少了,真正的问题在于结构问题,转型首先就是调整结构,调整结构首先是调整客源结构,然后是调整花费结构。这样才能增加花费,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,形成产业结构。增加花费,提高效益。 2、关于转型 **:思路转型。 思路转型说到底,跳出景区说景区,跳出天马岛说天马岛,如果还局限在景区,不管是国家地质公园还是4A级景区这都不足,一定意义上把自己局限住了。 因为关注景区必然注重视觉的感受,所以要跳出来,就是要跳出单纯山岳旅游的经营,研究区域化的经营,40多平方公里,这就是一个区域化的经营。 *二:规划转型。 1、空间规划,现在的空间太小,只注重山上,而且山上也还没有开发出来。应该扩大空间,把山体空间扩大,再延伸到山脚和环湖。 2、市场规划,如果没有透彻的市场研究,就立不住脚。很简单,就是卖什么,卖给谁,怎么卖?就这三个问题,感觉现在好像没研究,就觉得项目做下来自然有人来,这违背基本规律。 3、产品规划,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看产品,形成层次化的产品,就是有真正高端的,也有大路货,不是说要搞高端大路货就不搞了,但是要形成层次。 4、时间规划,这是中国北方普遍问题。一年365天能用多少天?基本上三个月,三个月之后怎么办?需要研究一年四季的项目,一天24小时的项目。四季产品和四时产品,都需要通过时间规划来体现。 5、社会规划,现在天马岛是比较割裂开来的,与周边和社区没有交集,实际上天马岛的综合发展又离不开周边区域的发展,所以需要研究如何从产业层面推动周边的发展,因此,天马岛的综合吸引力也就得到了提升。 *三:项目转型。 涉及两类项目,一类是稳固基础,完善格局的项目,现在研究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项目。第二类是开拓新局的项目。这里的核心就是以增量拉动存量,没有足够的增量也拉不动,所以要研究一些新项目大项目。 *四:产业转型。 须建立一个完整的规模架构大产业体系,这样才能长久解决这些问题。